星思未来战略:车载、卫星手机与全球市场的“中国芯”野心

当全球通信产业竞逐“空天地一体化”的制高点时,一家中国芯片企业正以三大战略场景为支点,撬动万亿级市场的未来想象。星思半导体,这家以基带芯片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公司,从车载通信到手机直连卫星,从5G专网到全球化布局,每一步都直指产业变革的核心。
市场卡位:三大场景的精准锚定
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浪潮下,车载通信成为星思的首要战场。其5G+卫星双模芯片瞄准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超1000万辆的增量市场,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提供全天候连接能力。“未来的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通信节点,这对芯片的可靠性与兼容性提出极高要求。”星思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芯片已通过多家车企的联合测试,预计下半年随量产车型上市。
手机直连卫星则是另一片蓝海。基于Everthink 7610/7620的解决方案,星思与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合作开发的直连卫星机型已进入工程样机阶段,直击全球年销12亿部手机的升级需求。该技术不仅让用户在无人区、远洋等场景中保持通信畅通,更在应急救灾等领域凸显社会价值。此外,面对全球年需超6000万台的5G路由器市场,星思通过高性能基带芯片抢占技术制高点,其低功耗、高集成度的特性,成为客户替代进口方案的首选。
战略落地:从技术预研到生态主导权
为实现这一布局,星思的策略兼具务实与野心。在技术端,其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卫星通信与6G预研,并与运营商、卫星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空天地一体化标准的制定;在市场端,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渠道拓展的重点,星思计划在当地设立技术支持中心,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这一系列动作与《“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推进天地一体信息网络”的目标深度契合。业内专家指出,星思的全球化布局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涉及生态话语权的争夺——从核心芯片自主化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国企业正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定义者”。
从车载通信到手机直连卫星,从技术突围到生态主导,星思半导体的野心远不止于替代进口芯片。其战略背后的逻辑,是中国科技企业从“国产替代”到“全球引领”的范式转变。随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加速构建,星思的未来征程,或将重新定义中国在全球通信产业链中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