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系列活动点亮科学之光

在刚刚结束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累计吸引超10000人次参与,成为江西省科普月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主题展览揭开科普月序幕
9月6日至7日,"物华天宝——江西地质资源探秘"科普主题展在地质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集中展示了江西独特的"山、水、矿产、古生物及铀"资源,配以专业讲解团队和趣味地质问答挑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地质科普盛宴。
创新活动实现全方位科普覆盖
博物馆创新推出"地质知识闯关"迎新活动,将科普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通过"参观学习—答题—文创激励"的设计,新生在趣味互动中深入了解学校地质学科特色。成功闯关者还可获得矿物晶体、古生物主题盲盒奖励,这一创新形式深受学生欢迎。
每周六的公众开放日同样人气旺盛。周六还推出了地学科普知识讲座,向公众传播科普知识。据统计,科普月期间周六平均日接待量超500人次,其中亲子家庭占比最高。"孩子第一次触摸真实的矿物标本,比看书本生动多了!"一位陪同参观的家长表示。
跨城联动拓展科普辐射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与新余市科普馆、新余市科协合作开展的"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首次实现跨城科普联动。100余名新余中小学生通过"科普一日游"公益活动,近距离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带队教师反馈:"这种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的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
社会反响热烈,科普效益显著
活动期间,"打卡东华理工地质博物馆"成为本地社交平台热门话题,抖音、小红书等相关内容浏览量显著增长。调查显示,参与者对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8%。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科普内容,创新传播形式,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