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发本草: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驱动“治已病”向“治未病”生态跃迁

2025-10-15 15:57:13 网络阅读量:11541   会员投稿
imgad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安发本草以“科技赋能本草”为路径,探索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健康服务革新,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实践的生动样本。   在全新启幕的安发本草体验馆内,“AI智能检测+本草轻养定制+全周期健康管理”的三位一体新模式,让来访者充分感受安发科技赋能下的健康新体验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安发本草中医门诊部则完美融合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科学技术,开创涵盖中医诊疗、中药制剂生产、康养等多个领域的独特“医工程”模式,实现“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的科学结合......在“医药+康养”双核驱动战略擘画下,安发以“科研创新”为引擎,持续将现代科技与本草文化深入融合,深耕一站式健康服务体系,在向消费者“传播健康”的同时,助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AI智能检测,革新中医药服务体验走进位于宁德总部的安发本草体验馆,五大功能区精准规划,巧妙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

在AI体质自检区,AI健康检测仪仅需2分钟就能快速生成个人体质画像,体验者可根据个人特质在本草茶饮体验区选择专属禾本益生健康茶饮。

禾本益生茶饮品牌由安发本草凝萃草木精粹创立,九型体质茶饮源于对九种人体体质的深入探索,遵循药食同源古法,由茶艺师现场萃取、调制契合个人体质的东方轻养之味。

在AI中医诊断仪深度咨询区,来访者录入身份等信息后,设备进行多维数据采集,5分钟即可输出定制化健康报告。据悉,该AI中医诊断仪通过多光谱成像、舌象3D建模+面色分析,可精准辨识量化舌质、舌苔等18项指标,解析28种脉象,实现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数字化复刻,完成从面诊、舌诊、脉诊到处方的全流程。

安发在中医药服务创新领域的布局可追溯至多年前。2022年12月,安发本草互联网医院在成都双流正式开业,标志着企业开启中医药互联网服务新篇章;2023年,该互联网医院获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一步规范服务资质。2024年8月6日,安发本草(香港)中华中医院在香港油尖旺区隆重挂牌,这是其落地香港的首家诊所,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系列关键节点的布局,最终凝聚成一体化健康服务成果。目前,AI中医诊断仪生成的检测报告已实现与安发本草中医门诊部、互联网医院的系统无缝衔接,构建起“检测-调理-康养”全流程服务闭环。这种创新模式通过标准化数据流转与个性化服务适配,为大众提供更高效、规范的健康服务体验,彰显了科技赋能传统中医药的实践价值。

目前,安发本草在全国已成功布局526家医疗机构,覆盖民营医院、中医馆、中西医诊所、养老院、美容院等多元场景。通过线上问诊与线下调理,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综合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创新转变。

科技赋能,筑牢创新发展根基

AI智能检测通过“人机结合”的模式,保留了中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仅提升了效率,也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医药传承创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数字动能,其背后是安发数智化研发创新的硬核支撑。

AI智能检测、定制化健康服务,并非孤立的技术应用,而是安发“医药+康养”双核战略下“科研—转化—服务”全链条创新的缩影。“双核战略”以“医药研发”保障产品科技含量,聚焦本草有效成分提取、智能诊疗技术研发,以“康养服务”延伸健康管理链条,依托线下医疗机构与线上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触达的民生服务。在实施中从技术引入、团队建设、产学研融合三方面夯实创新根基。    此外,安发常年积极寻找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学术论坛科普,在科研创新领域矢志前行。2025年4月,安发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推广三大领域展开合作,具体包括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联合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研发、探索AI辅助诊疗技术应用等。与俄罗斯工程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圣彼得堡共建“天然药物研究所”,挺进国际中药研发前沿,推动中药标准与国际接轨,为企业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源提供支持。

从AI智能检测体验,到矢志不渝的科研创新,再到遍布全国的产业生态,安发用实践回答:中医药现代化绝非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守正创新”的系统工程。未来,安发也将持续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向更多消费者“传承爱,传承健康”,让中医药更好地借助数字技术守护群众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