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高校星火馆),开启核地之旅

近日,东华理工大学“高校星火馆”——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迎来了一批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年轻访客。来自南昌市新建二中的300余名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科普参观交流活动,开启了探索核科学与地球科学知识的奇妙之旅。
活动当天,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实验中心的地质标本陈列室。种类繁多的岩石与古生物标本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在中心讲解老师及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仔细观察着一件件珍贵标本,从沉积岩到岩浆岩,从远古生物化石到记录地球演变痕迹的矿物,书本上的地质知识顿时变得生动而具体。他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出问题,在直观观察与深入交流中,加深了对地球历史与地质作用的理解。

随后,同学们来到此次参观的重点区域——铀矿地质实验室。在这里,他们近距离认识了核能领域的关键元素——铀。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铀元素的基本特性、铀矿物的识别方法以及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原理与操作。部分同学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了简单的仪器体验,对放射性物质探测建立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一环节不仅普及了核地质基础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同学们的核安全意识。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模型的展示。这座代表中国先进核电技术的精美模型,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围绕在模型周围,认真聆听关于“华龙一号”技术特点、安全性能以及中国核电发展成就的讲解,对国家在能源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为增强参与感,实验中心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科普互动项目,在动手实践和趣味问答中巩固了所学知识,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此次参观交流活动是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具体实践。作为“高校星火馆”,实验中心积极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旨在激发中学生对地球科学、核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新建二中的带队老师表示,这样的活动极具价值,它超越了课堂局限,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自身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放共享优质实验教学平台,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服务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为培养未来科技后备力量贡献力量。






 



